原创摄影作品240小辣椒
2023/3/30 来源:不详关爱白癜风儿童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36739.html
拍摄时间:年9月23日16:16
拍摄地点:北京房山
拍摄设备:RedmiNote4X
辣椒
辣椒(学名:CapsicumannuumL.)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
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催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主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
辣椒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辣椒有5万种,种属于栽培品种。国内大概有几十种。小米椒:个头小,但是辣味突出。朝天椒:生长时都是向上朝天生长的,皮薄,里面的籽粒多。二荆条:香味浓郁,籽粒少,皮薄肉厚。美人椒:辣味不高,一般都是鲜食的。牛角椒:个头大,呈长圆锥状,类似牛角。线椒:通常都是秋季后收获,辣度低,多是作蔬菜食用。其他品种:子弹头辣椒、泰椒、螺丝椒、七星椒等
为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驱虫和发汗之药效。
1.《纲目拾遗》: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有小童暑月食冷水,卧阴地,至秋疟发,百药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酱,颇适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几,疟自愈。良由胸膈积水,变为冷痰,得辛以散之,故如汤沃雪耳。
2.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3.《百草镜》:洗冻疮,浴冷疥,泻大肠经寒癖。
4.《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5.《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
6.《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泄泻,擦癣。
美国科学家韦伯·史高维尔(WilburL.Scoville)在年时,第一次制定了评判辣椒辣度的单位,就是将辣椒磨碎后,用糖水稀释,直到察觉不到到辣味,这时的稀释倍数就代表了辣椒的辣度。为纪念史高维尔,所以将这个辣度标准命名为Scoville指数,而“史高维尔指标”(SHU,ScovilleHeatUnit)也就成了辣度的单位。
史高维尔品尝判别辣度的方法已经被仪器定量分析所替代,但是他的单位体系保留了下来。论辣椒的辣度,只要看看它们的Scoville指数就行了。
1.黄魔鬼辣椒:75万度
2.中南美洲巧克力魔鬼辣椒:92万度
3.印度魔鬼辣椒:万度
4.千里达辣椒:万度
5.阴阳毒蝎王鬼辣椒:万度
(对比:一般吃的朝天椒辣度约是左右)
考古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年美索亚美利加人(玛雅人)就开始吃辣椒了,而在公元前年的时候就在此生长了,所以辣椒可以说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最初发现于美索亚美利加的一年生辣椒,包括了番椒、甜椒和墨西哥胡椒。在哥伦布去美洲途中发现辣椒的味道之前很久,辣椒就一直在美洲了。实际上,由于哥伦布把辣椒与印度发现的胡椒混淆了起来,后来哥伦布把辣椒带回了西班牙,说它是一种香料,虽然它是茄属类植物,但哥伦布的错误并没有妨碍辣椒几乎立刻就传遍了全世界。仅仅几年的工夫,借由葡萄牙人的引荐,辣椒便一直传播到了非洲大陆东边的莫桑比克。最初欧洲人不大接受辣椒。辣椒从西班牙进入安特卫普,然后在年来到意大利,年又来到英国。非洲人非常喜欢吃辣椒,以至于奴隶贩子在跨越大西洋的航行中不得不携带大量辣椒。而且,为了让非洲奴隶在北美生活时保持他们的饮食习惯,种植园主也不得不种植辣椒。结果,17世纪以后,辣椒在北美安顿了下来。明代时期辣椒传入中国。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后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辣椒传入中国有两条路径,一是声名远扬的丝绸之路,从西亚进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一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广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后逐渐向全国扩展,几乎是没有辣椒的空白地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