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火香菇旺

2025/7/4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春耕春管正当时不负农时不负春”系列报道之五

  辣椒红火香菇旺

  文/王超图/夏泽辉

  管理袋料香菇

  冽冽冷风拂过大地,田野中小麦泛起绿油油的涟漪,2月22日下午,渑池县城关镇李家洼村村民张学伟与家人从田中挖出丹参,为即将种植的亩朝天椒做好准备。

  “年,我包了亩耕地,种植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实现了增收致富,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张学伟说。

  去年朝天椒行市看涨,李家洼村有人一亩地最多卖到了元,张学伟很是心动,预计今年每亩也能收入元。

  近年,渑池县因地制宜,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提出“双椒一药”发展战略,并先后出台政策,对全县种植5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集体经济进行奖补,对贫困群众进行补贴,并每年列支万元用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为全县辣椒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6.2万亩、年8.2万亩、年10万亩……一年一个台阶,渑池县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已成康庄大道。

  如今,在果园乡的太平庄、西村、石堆、毛沟,天池镇的水泉洼、东杨村、东坡头、西天池,英豪镇的西曲、王家坪、寺庄坪,仰韶镇的礼庄寨、乐村、张沟,洪阳镇的北沟,仁村乡的仁村、蟠桃等村,亩以上的辣椒种植示范片随处可见。

  现在正是辣椒育苗的关键时期,余名集体经济负责人、余名辣椒技术骨干各负其责,为心中的共同目标努力奋进。

  今年,渑池县继续强化服务、规范生产、扩大规模、培育品牌,推进高辣干椒主导品种全覆盖,力争年底实现主导品种覆盖率超过80%。

  云月是同,溪山各异。在张学伟收获丹参时,邵春锋正在卢氏县瓦窑沟乡耿家店村的28个大棚中采摘香菇。

  年开始种植香菇的邵春锋,年到耿家店村包下卢氏县林海兴华农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林海兴华”)所属的大棚。之后,菌棒从林海兴华买下,香菇直接用车拉到村中的冷库,由林海兴华按市场价收购,邵春锋再也不用操心了。

  去年7月上架的30万袋菌棒,现在每天产出四五百斤,市场均价6元左右,半个月后可达到最大产量。“现在还行,找四五个人帮忙,半天时间就能采摘完。到了夏季产量爆发期,每天要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0点才行。”邵春锋说。

  年,卢氏县香菇生产规模达到3.3亿袋,朱阳关、狮子坪、瓦窑沟、五里川4个乡镇都在0万袋以上。特别是朱阳关镇突破5万袋,王店村突破1万袋,在国内首屈一指。

  近年,卢氏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深入落实“链长+链主”双链式“链长制”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加工、国际国内贸易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75个出菇示范基地、个食用菌专业村、0余座标准化四季出菇大棚、3.5万户11.8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香菇产业产值已占该县农业总产值的60%。

  投资3余万元建成的菌种研发实验室,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5处年加工能力万棒的工厂化菌棒加工基地,其中,东明涧北是国内生产工艺最先进、单场生产规模最大的菌棒加工基地;建成全国产能最大的食用菌提取物加工产业园。

  该县的传统食用菌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未来,卢氏县将建设一座大型综合交易市场,促进农副产品收加储运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农副产品出村进城,进一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9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