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朝天椒时,科学化的流程,帮你减少不必
2025/2/24 来源:不详10月中下旬,朝天椒进入收获期,处处喜人的中国红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据朝天椒核心产区报出的收购价,平均7.5元/斤,即使村里的收购商,也是7元/斤起步,按照这个价格计算,种植朝天椒的农民朋友每亩毛收入元以上。相比较种植其他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这样的收入已经足以让农民朋友欣喜若狂了。
正是如此高的收购价,小编才建议农民朋友收购过程中,一定要走科学化的流程,提高收获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里的损失指的是辣椒果实的浪费,包括砍倒植株时掉落田间、晾晒遇雨、捋朝天椒不仔细、贮存湿度过大,均会造成直接损失或者发霉腐烂间接损失,影响产量和商品价值。而这些损失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化的流程避免掉的。
当前民间收获朝天椒的流程,还是比较传统的,具体如下:田间收割——晾晒——收集——晾晒——捋椒——贮藏。小编接下来将会一一分析每个流程,并提出每一个环节的注意点。
收割田间收割
田间收割过程中,现常用的为手扶式收割机,机器下部为收割轮,共有单轮和双轮两种,单轮一次收割一垄,双轮一次两垄,只是效率上有所不同。首先收割时农民朋友要选择晴朗天气,不可在阴雨天收割。在收割过程中,要控制机器力度,避免用力过度导致果实掉落田间。如果遇到茎秆较为粗壮的植株,可以行进慢一些,缓缓推进,直至将植株割断。
需要提前设置好收割轮的高度,朝天椒植株高度不同,要考虑到留茬的高低。建议留茬5厘米左右,轮割位置在分叉一下,可以避免田间残留过多散枝,在收集时候容易遗落。
晾晒、整理
收割完毕的朝天椒植株,通常都是七零八落散落于田间,毫无整齐顺序可言。因为刚割倒的植株,水分含量高,叶片还为绿色,需要经过3—5天的晾晒后,叶片逐渐干枯,果实也失水变软,此时收集可以避免因湿度过大腐烂发霉。
割倒后的朝天椒,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