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江山多椒美如
2023/7/24 来源:不详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m.39.net/pf/a_4517281.html
一个小小辣椒,正成为遵义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 遵义市常年种植辣椒万亩以上,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年干辣椒交易量达40万吨、交易额80亿元以上,辣椒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辣椒更是引领当地群众走上了逐梦小康的发展快车道。
中国辣椒城“火”了 “做了40多年辣椒生意,深切感受到各方面的环境越来越好。”1月20日,72岁的辣椒经销商石云德在位于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综合物流园笑容满面地说,原来做生意,是在露天场坝买卖,下雨被雨淋,夏天被太阳晒,人受罪不说,辣椒还容易受潮变质。 “现在好了,在市场里面经营,落雪下雨都不怕。”指着三间大门面,石云德说,这都是自己租下的。他从小商贩成为了贵州四季红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老总,大儿子也从事辣椒经营,组建了贵州满天红农业有限公司。 “中国辣椒城像石云德这样的老板不少,加上固定的搬运工、剪把工等,辣椒直接从业人员有0多人。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服务部部长淳仕军说,去年受疫情影响,中国辣椒城交易量也达到23万吨,交易额为48亿元。 去年,中国辣椒城完成了用于干辣椒价格指数、全国辣椒咨讯、买辣网平台发布的LED电子大屏建设;建设完成了两条辣椒粗加工标准化生产线;在原有遵义朝天椒干椒价格指数基础上新增了三支辣椒价格指数,分别是印度椒、山东新一代、河南三樱椒,于4月26日正式发布;建设升级了大数据平台,运用“买辣网”实行线上平台建设,6月28日正式试运行。 “中国辣椒、遵义定价、集散虾子、买卖全球”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淳仕军说,位于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是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商已成为产业发展“风向标”、价格波动“晴雨表”、风险防范“避雷针”。 辣椒加工企业“精”了 遵义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全市现有辣椒加工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形成了以“贵三红”“德庄”“播州红”“椒源”等为重点的企业产业集群,年加工规模35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正运送出厂
“辣椒加工企业,最明显的特点是做得越来越好,产品越来越‘精’,企业越来越‘精’。”遵义农业农村局局长邹家文说,原来作坊式的粗加工企业如今难见踪影。 “项目总投资4.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的标准清油类复合调味品及鲜椒类产品生产线,年产能吨;二期投资3亿元,包括扩大复合调味品产能、发展辣椒精深加工生产和建设国家级辣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岳钦松介绍,公司投资的“遵义德庄辣椒食品科技文化产业园”项目,着力构建涵盖辣椒的种植、加工、营销、贸易、科研、检测、餐饮、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全产业链。 “公司一期去年8月份投产,现在每天收购的辣椒,支出的费用就有10万元左右,直接拉动种植户收入增加。”岳钦松说,投产4个多月来,公司产品外销的产值达到多万元。
贵三红公司工人在流水线作业
“聚椒遵义,辣享全球”。岳钦松透露,该公司目前正倾力打造一款辣椒品牌,从源头开始就精选原料进行顶级制作,所有产品都将利用国内德庄上千家餐饮连锁门店和20万个流通经销网点,及国外16个成熟国家的销售网络体系销往各地,构建起农、产、销相互连通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而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在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一栋大楼楼顶的大字特别显眼“只为消费者每个赞”。负责人骆弟益介绍,公司拥有省级辣椒发酵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各类专利技术80余项、参与起草省级地方标准5项。 在公司,记者看到贵三红拥有的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单体辣椒发酵区,共有酵池口,可一次储存鲜椒2万吨。生产线上,配置国内最领先的自动化无尘灌装系统,发酵后的辣椒,经过精挑细选、二次清洗后,通过自动化流水线传送到无尘灌装车间,保证辣椒品质完好和产品的绝对安全。 群众的日子“红”了 中国辣椒城辣椒搬运工,一个月的收入多的时候有1.5万元。让人羡慕不已。 石茂伦就是其中一员。
石茂伦搞辣椒搬运,多的时候月收入1.5万元以上“老家就在虾子镇南坪村,原来在外面打工,没赚到多少钱,回镇上打工,比在外面挣得还多。”正在中国辣椒城搬运辣椒的石茂伦,一边和记者说话一边捆扎、搬运辣椒。 “一包有35公斤左右吧,搬进仓库是一包1.7元,搬出来是1.5元。”石茂伦说,一年最少有两个月旺季能够实现月收入1.5万元以上,在淡季也有多元收入,妻子有病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的生活靠他搬运辣椒“撑”起。 在遵义辣都合作社粗加工示范区,几十个工人正在给辣椒剪把。工人们一边剪一边唠家常。 “我是住杨家洞的李昆会,最近几天才来做工,不是很熟练,每天有70元左右的收入。”李昆会说,自己家里面正在装修房子,有空闲她就来做几天工,赚点零花钱。在中国辣椒城,像她这样的剪把工日常都有几百个,创造了价值也能获取打工收益。 群众生活红火,受益于产业带动更明显直接,贵三红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自有核心有机辣椒基地亩,带动贫困人口人,人均收入元以上。常规带动发展辣椒基地20万余亩,带动椒农近20万人,通过直接带动和间接带动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带动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人数人,带动其他低收入人群人。 在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女工张后芬因工作忙未能接受采访,记者回程时,收到她通过 “语言朴实,但是就是很多群众生活的写照。”淳仕军说,很多群众因为辣椒产业的带动,生活得以改变,有不少辣椒经营户更是成为“大老板”“小老板”,日子过得很滋润。淳仕军说,像张后芬这样通过稳定工作解决家庭生活开支的不少,而像石云德这样通过辣椒产业致富,自己开办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余昌旭
编辑何涛编审田旻佳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