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在为民服务的路上继续前行
2022/12/23 来源:不详我叫王友江,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现任平舟镇黄平村党支部委员。
今年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黄平村刺梨管护的关键时期。在家管理刺梨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对刺梨的管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向村领导请示,到田间地头去同群众一起管护刺梨。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蒙蒙细雨,我都一如既往,一干就是一个月。当时,有的群众看见我就打趣道:“村干部是坐办公室的,哪里是到地里来干活的,是我才不干呢。”我只好微笑着回答:“工作嘛,在哪里都是做,只要大家得实惠,我都可以去做。”
天旱时王友江为群众挑水浇灌朝天椒
转眼又到辣椒移栽的季节,建档立卡贫困户谭显笔老人的子女均外出务工。老人响应村合作社号召,一个人在家还种植两亩朝天椒,一个人掏厢、盖膜、移栽等忙不过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便主动请缨去帮助老人栽辣苗,一帮就是三四天。
移栽完朝天椒后,又遇到持续的干旱,很多地块急需抗旱保苗。黄平村打赖片向来缺水严重,辣椒基地仅有一口旧水窖能取水浇苗,但对于近百亩的辣椒地来说是杯水车薪。
好在上级领导为村里找来了供水车,但供水车也只能停在公路上。于是,我们网格员同群众只好早出晚归避开炎炎烈日,用桶挑水,然后一勺一勺地给秧苗浇水,劳动场面甚是热闹。
苗浇的是水、干群之间交的是情,当夜幕降临,群众都会乐呵呵地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去吃晚饭,我们挥挥手说:“谢谢了,改天再来!”虽然天黑了,但一颗为群众办实事的心灯依然亮着呀!
王友江(左)入户培训明白人
转眼间,时间过得真快,我负责了本村三组和九组的网格,由于白天没时间入户,只有晚上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入户了解情况。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记录群众之点点滴滴,是我的义务也是责任,我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干的。
在入户的过程中,有时候道路湿滑,我就自己打扫路面上的青苔等,扫一段路是一种领悟:群众的交通安全是需要我们干群之间共同维护的,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干群的意识。
致富靠产业。产业发展中,朝天椒的收购工作也不易,从挑选质量到及时运输,自收购完成到辣椒款发到群众手中,我都参与经办。有时候夜深人静了,才一个人骑摩托车走乡村小道回家。夜安静得出奇,但我的心却是热诚而充实的,因为我是在为人民服务啊!
王友江帮助群众喷施农药
由于自己学历低,从未接触过电脑办公,一开始,采集过来的图片及信息都需要其他同志帮忙上传录入,时间久了自己都不好意思。
于是,我也想试一试。记得有一次,我还把一份重要的文件弄丢了,后来同事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回来,当时我惭愧得都想辞职回家了。
后来,在各位同志的安慰和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也有了一些进步,能简单地操作电脑了,但要达到领导们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学习。
在工作中,工作能力的局限、群众的不理解、家庭的压力、风雨中的出行、白天到深夜的坚持,我从未在工作中用情绪表达出来,只能默默地把这些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因为,我深知我不是一个特别的人,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干部,应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
作为一名平凡的扶贫干部,为了人民利益,我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初心使命,我将在为民服务的路上继续前行。
王友江,男,共产党员,平塘县平舟镇黄平村党支部委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庆整理
编辑胡耀元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