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长深挖价值将特做优
2025/3/28 来源:不详在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工人们采收羊肚菌后合影(高廷江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四季如秋,丰产不休。11月,山的这边,地上长的新鲜农产品刚成熟。千里之外,以老干妈、贵茶、宏财刺力为首的企业,就带着贵州独特的风味抵达广州珠江,登上了今年的广交会。农田四季不闲,产业生生不息。随着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证明,土特产也可以做成大文章,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首,贵州农产品走出了一条兼具“优”和“特”的发展之路。近年来贵州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留住了青山,也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临近立冬,走进纳雍县化作林场,寒冷的天气并未影响到山里独有的热闹,林场所在的林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里,丛林密布的松林下,小三轮满载着菌包来回在山间穿梭,部分工人站在山腰处等待着卸货,另一边数十名工人正在树下开沟、放菌,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忙得不亦乐乎。负责基地经营管理的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总监王荣国介绍:“近年来,为了把林地运用起来,我们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丰富业态,规划了林下经济产业园,结合‘林菌+林药’等方式,将这片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秋冬种下去,明年6月开始出菇,会一直持续到10月,亩产能达到2.4万元。”深挖价值,用好“土”的资源,地道风物,焕发生机。以红托竹荪等“黔菌”为例,贵州各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打出特色牌,开启了财富大门,孕育出了一批批独具特色的产业,罗甸火龙果、麻江蓝莓、从江百香果、威宁苹果、镇宁蜂糖李等打造出独具风韵的名片,为千万农户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发挥特色,将“特”做“优”,又延伸出各种优势产业。11月,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贵州圣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与香港明星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签约,开启了修文猕猴桃出口迪拜及周边国家的广阔市场。从创造“亿元村”到打开国门走出去,修文猕猴桃战绩累累。与修文猕猴桃并驾齐驱,遵义朝天椒、都匀毛尖、兴仁薏仁米、贵州绿茶、黔菌等贵州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也脱颖而出,影响力、竞争力和认知度不断加大。抓住当前贵州省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遇,更多农产品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刺梨产业搭乘“刺柠吉”登陆大湾区,漂洋过海抵达澳大利亚、意大利、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辣椒产业通过中国辣椒城,买卖全国,走向世界……为了让贵州土特产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走出国门,不久前,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印发的《促进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工作方案》明确,年,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50%,出口备案基地保持60万亩以上;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面积翻一番,达8万亩,申报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4个。优势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土地不断生金。今年前三季度,中药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0.0%,茶叶产量增长8.9%,蔬菜产量增长4.0%。广沃的土地绘制着新的蓝图,优势特色产业纵横四海的版图正在谋划,更多致富的种子和希望陆续播种,又陆续丰收,为贵州山河添墨添彩。织金县猫场镇兴起了40余家从事皂角产业的公司。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剥皂角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圣 摄)故事织金县猫场镇大寨村:一粒皂角籽加工后蜕变11月,走进位于织金县猫场镇大寨工业园的皂角精加工车间,一碗清甜可口、冒着热气的雪莲子羹打开了这次皂角精之行……皂角精又名雪莲子,在加工车间外的展示大厅,琳琅满目的皂角产品陈设得整整齐齐,从未加工的皂角刺,到深加工的皂角糖,各类产品应有尽有。在这深山寨子中,加工厂一年四季不停歇,这里生产的皂角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猫场镇也发展为全国重要的皂角精加工集散地,并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全国90%以上的皂角加工集中在这个小小的乡镇上。事实上,猫场镇的皂角产业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当地一名山货郎的带动,从一人单干到全村一起干,再到全镇一起干,为猫场镇皂角产业精深加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以猫场镇为中心,已辐射带动织金县52.07万亩皂角种植,其中,猫场镇4.2万亩,年加工皂角精余吨、成品余吨,年销售额达4.8亿元,带动户人灵活就业。“我们这边老百姓的围裙,都有两个兜,一个兜里装带壳的皂角籽,一个兜里装剥好的皂角籽,平时嗑瓜子的习惯,都被剥皂角给取代了。”猫场镇党委书记焦凯如是说。因为皂角不能实现机械剥籽,在猫场镇就衍生出了这个行当,加工厂收购的皂角籽,分发给镇上的老百姓,每家每户认领后,人工剥皮去胚芽,再以每斤10元的价格卖回加工厂,久而久之,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参与了进来,成为全民响应的产业。小小一粒籽,将整个猫场镇的产业支撑了起来,当地的皂角不够,就向全国各地买原料。焦凯介绍:“每年一入秋,湖南、山东、湖北这些地区的皂角商,就会往我们镇上运皂角,我们生产的皂角精再往广东地区销售,也打开了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深加工产业的加入,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自年大寨村建起皂角精加工车间,已相继有多家企业入驻。贵州美滋堂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员,该公司总经理谢伟说:“皂角浑身都是宝啊,我一开始也是通过收购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做深加工,一年有万元的产值。除了线下销售外,我们也在积极开拓线上市场,去年‘双11’当天,我们公司就爆了30万元订单。所以,在猫场镇,仅皂角一个产业,就能带动20多家物流。”小镇孕育大产业,随着皂角产业的蓬勃发展,猫场镇也兴起了40余家从事皂角产业的公司,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当地还将谋划大寨村二期建设项目,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扩大产业规模,将皂角精产业越做越强。来源:《当代贵州》年第49期“当代视线”栏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编辑龚明豪二审孙琳佳三审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