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托里镇叶里斯南也肯村枸杞村有了新

2023/7/13 来源:不详

玉米、食葵、枸杞、棉花都已经收完了。这两天多亩朝天椒也能收完,可得好好算算今年的丰收账了。”11月28日,提起今年的收成,精河县托里镇叶里斯南也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金生脸上洋溢着喜悦。

“几年前,村里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如何增收致富成了一大难题。”马金生回忆说,叶里斯南也肯村有近万亩土地,在上世纪80年代,一半以上的土地种植了枸杞。叶里斯南也肯村成了有名的枸杞村。后来,因为部分村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出现枸杞品质下降、销售形式单一等问题。马金生介绍,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今年,叶里斯南也肯村加大引种育苗力度,选育目前市场上最新、最优的枸杞品种,通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整合土地、统一种植、制定标准,从种植、加工、流通环节进行质量追溯,大幅提升枸杞品质,提高枸杞种植的经济效益。

7月14日,精河县托里镇叶里斯南也肯村的村干部和种植户在查看枸杞生长情况。

今年,村里新建的枸杞烘干厂也有效解决了枸杞后续储藏问题。“烘干厂主要用于烘干、加工、包装、储藏枸杞、辣椒等农产品。”马金生说。

让叶里斯南也肯村的村民实现多渠道增收,是马金生一直考虑的问题。年,叶里斯南也肯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将村民手中零散土地进行整合,交给有资金、有技术的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种植玉米亩、枸杞套种辣椒亩、食葵亩。今年整个采收季,全村村民忙个不停。

“今年,我们采取套种的模式种植朝天椒,长势非常好,每亩可产干辣椒多公斤,每公斤售价15元左右,算下来,每亩地能收入多元。”精河县金裕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权高兴地说。

“家里的土地流转后,我就在合作社里务工,主要负责管理农作物,平均每天能收入多元。”村民赵建龙说。

“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元,但我觉得还有提升空间。”谈到下一步发展,马金生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整合农业、生态等优势资源,谋划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增加群众增收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审核:周兴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