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手艺糯米饭团

2023/1/3 来源:不详

小时候老妈就常和我们说“吃糯食的人身体好,你看你外公就是榜样。想起老外公在世时,最爱吃的两样食物,一是夹沙肉,一就是糯米饭。

他老人家直到八十多岁的时候,每逢春节,还必定会亲手给几个儿女每家做一碗糯米饭,一碗夹沙肉。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我爱吃的很多食物都与各种糯米相关。比如:醪糟、糍粑、糯米饭,甚至糍粑辣椒等等。(夹沙肉,是遵义人家的一道年节菜。选比较肥的三线肉,汆烫后,过油炸肉皮一侧,再人锅煮。捞出在肉皮表面抹上甜面酱,再切成厚块,把厚块的中间剖开成两片但保持不断开;然后一块块地在中间夹入用米豆制作好的豆沙,填入豆沙后,取一土碗把肉皮面朝下放入碗底,然后在朝上的夹沙面铺上蒸熟的糯米饭,再上蒸锅蒸上一个小时至熟。上桌前先取一个盘子,将蒸碗倒扣下去,让糯米饭那一面朝下,肉皮那层朝上而立,即可端上餐桌了。老外公做的夹沙肉,还会在吃的时候撒一些白糖在上面,视觉上看起来很吓人,但每次我都会忍不住诱惑,扎扎实实地吃上两块,当然也仅止于吃上两块,再多就真的会招架不住了。)

在贵州的小吃里,糯米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贞丰糯米饭就是其中响当当的名牌。从前那些终日待在贵阳中华北路书店的时光里,最喜欢的午餐就是跑到楼下卖贞丰糯米饭的小店里,要上一份加料糯米饭。

小小的店铺,门口支一灶台,有一个带玻璃的货架,玻璃上满满地写着各种不同搭配方式的价格:加不加糯米饭、加不加腊肉、加不加辣椒、加不加糖,等等。

灶台上一口大铁锅,铁锅里深深的一汪油,白白的糯米饭就泡在这一汪油里边,平平无奇却香气扑鼻。店铺的大姐一边听着客人的需求,一边十分利索地直接用手,从锅里捞出适量的糯米饭,放到碗里。人多的时候,大姐会熟练地用一只手拿上两个碗,甚至三个碗,然后麻利地用勺在各种配料碗间飞舞,红油辣椒、花生碎、引子、脆哨碎酸萝卜碎、葱末等等就铺洒到糯米饭上面。如果你是肉食动物,只要稍微多加一点钱,就会有几片切得轻薄透亮的腊肉飘到糯米饭上面。等大姐把糯米饭递到你的手里,就可以美美地开吃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仍然很想知道店里边的那位大姐,究竟是怎样徒手在那一大锅热油里飞速地用铲子铲出一坨一坨糯米饭来的。把那一盒香喷喷的糯米饭拿到手中,吃上一大口,米饭的火候蒸得恰到好处,软糯中带点甜香,甜香中又带着点辣椒的辛香,再衬着腊肉的烟熏香气,交织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真是让人无与伦比地请满足。

已经连续几年,每当悦丰岛有机农场的新米收获时,都会给我递来几袋刚碾出来的新米,除了白米,黑米、糙米、白糯米之外,还一定会有一袋血糯米。

她一直知道我对各种有颜色的米情有独钟。开始喜欢有颜色的糯米,大概得从某一年去云南旅行的经历说起。那一年,因为大表哥即将从部队转业,为了纪念他的军旅生涯,便带着我和大嫂一起去他曾经待过的部队走上一圈,说再不去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路从昆明走到景洪,在大表哥曾经读书的军校、待过的部队里转了几日,和战友们吃吃喝喝,互相都舍不得分别。接着一路走到勐腊的一片原始森林旁边,那是大表哥最后驻守的新兵连队所在。一连几日表哥带着我和表嫂一起探索那片奇妙的原始雨林,一边给我们讲这些年在雨林里发生的各种故事。

在连队里又过了几天快乐的时光,最后才到了大表哥刚从老山前线下来时待的边境小镇—勐满。这个边境小镇完全迥异于我所生长的环境,充满浓浓的异域风情。对于那时的我,从未体验过的傣族风情几乎令我觉得是出了趟国。傣族人的每一个生活场景都令我倍感新奇。每天旱上都被听不懂的傣语广播声音吵醒。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有个大水箱,用太阳能烧水。洗澡间大多是开放式的,位于院子的某个角落,而这也令我这个内地人在洗澡的时候有些慌乱。但现在回想起来,在云南那明显因为空气透亮,而觉得低了不少的星空下洗澡,还一边哼着小曲儿,竟是令人怀念不已的难忘经历.

抵达勐满的时候差不多是春节前后,贵州还很冷,但西双版纳的白天已经开始比较炎热。当地的寺庙,同样也充当着学校的角色,时常在寺庙附近看到不少身着黄色寺院服饰的孩子,成群结队在烈曰下明晃晃地撞入你的视线,也是一道风景线。

傣族给人的感觉很随性,大表哥战友家的小儿子带着我到处闲逛,满地都能看见放养的鸡,个头都很小。后来发现当地就连猪仔也都是放养,记得那天在小镇上走着走着,一头通体漆黑的大猪就那样慢悠悠地从身边蹒跚而过,那感觉还真是很奇特。

傣族的料理吃起来也比较清淡,大多是酸酸甜甜的味道,牛干巴可能是他们最常吃的肉食吧。(实际情况怎么样没有去探究过,但在我的模糊记忆中,见得最多的肉食确实就是牛干巴。)

住在小镇上那几天,每天早上大家都会一起去傣族人的菜场买菜。小菜场确实非常简陋,在圈定的市场内,当地人在地上搭了些青石板就当摊位,各式各样的蔬菜整齐堆放在石板上供人选购。由于很多时鲜果蔬浸有施肥,个头显得十分娇小,但果蔬本身的香味实在是让人迷醉。

其中就有那挽成一小簇、一小簇,夹杂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艳丽小米辣,辣性十足、夺人魂魄,后来我带了些回家,焙干后与遵义的朝天椒一起做成糊辣椒面,真是香辣十足。

如今小米辣慢慢地都能在各地菜市场买到了,不过也仅能买到称为泰椒的红色款,黄色和绿色的就没怎么再见到过。谢谢你们陪我把西双版纳的回忆重新温习了一遍,重点终于来了。在菜场门口,有一个摊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整个小摊颜色艳丽,陈列着一筐一筐各种颜色的糯米饭。各色喷香的米饭香,冒着氤氲的腾腾热气,在色彩缤纷的晨光中美得令人眩目。

那一天,我痴痴地站在摊档前发了大概五分钟的呆。以至于后来每每回想起那个在异乡的清晨的菜场场景,就控制不住想要自己做一些糯米饭。于是按照老妈那学来的家传手艺,慢慢地就有了属于我自己味道的血糯米饭团。会不会也有一点心动啊?来我家,咱们一边聊天一边捏几个给你吃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