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巴彦淖尔这场推介会辣味十足
2023/3/31 来源:不详白癜风症狀 http://m.39.net/pf/a_4710652.html
巴彦淖尔市朝天椒单品线上线下公益宣传推介会举行
12月4日,巴彦淖尔市朝天椒单品线上线下公益宣传推介会在巴彦淖尔日报社举行。
活动中,与会人员观看了“辣椒嘉年华”活动专题片,市龙头企业协会辣椒分会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朝天椒种植、生产等基本情况,河套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了以服务本地特色产业为导向,创新推出的“火辣贷”。
现场还进行了互动问答环节,并对我市朝天椒产品进行了品鉴。
此次推介会是巴彦淖尔日报社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也是日报社“辣椒嘉年华”活动的一次拓展和延伸。活动旨在通过媒体力量,宣传我市朝天椒品质优势,为朝天椒种植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及本土餐饮企业搭建广阔交流合作平台,助推朝天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介会还邀请到了全球餐饮品牌连锁门店达多家的内蒙古小尾羊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荣膺“中国调味品行业二十年火锅调料产业十强品牌企业”的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及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主管合伙人、内蒙古总部负责人参会。
活动由巴彦淖尔日报社、市绿统办、市商务局、河套农商银行、市龙头企业协会、市河套果蔬协会、市河套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市龙头企业协会辣椒分会共同主办。
巴彦淖尔
首条朝天椒色选、烘干流水线投产
火红小辣椒成为致富“大产业”
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乡村振兴,我市依托土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等优越条件,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利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在我市各旗县区种植朝天椒近3万亩,并投产建设辣椒分拣、包装、仓储、烘干、加工等流水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深加工能力,带动调味品、食品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搭建辣椒产业链
提升产品附加值
机声隆隆,干辣椒不断从烘干设备中“吐”出来,工人装袋存放,厂内一派繁忙景象。11月12日,记者一行走进五原县新公中镇仰志村的朝天椒生产加工基地,看到农户运送来的朝天椒堆满厂房,满地的朝天椒正在进行色选、烘干、二次色选等工序。
“这是咱们巴彦淖尔首条投入生产的朝天椒色选、烘干流水线,设备总投资万,包括清选机、色选机、烘干机。”五原县裕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锧向记者介绍道。
据介绍,朝天椒烘干采用的是热能回收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可以将传统设备损失的40%~50%的热能回收再利用,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若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可生产干朝天椒20~-25吨。经过初加工后的朝天椒分批被销往四川、山东等外地市场。
“由于鲜椒极不易储存,若在入冬前无法完成脱水,辣椒也将逐渐变质发霉,最终造成种植户的经济损失。”王铭锧说。“所以我们把厂址选在了离原料更近的地方,有了这套机器设备,就可以及时地将农户采摘下来的朝天椒加工出来,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生产时间处于农闲时节,所以来打工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工人一天工作8~10个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工资最少元,多的能赚多元。”厂长贾明星说。
王铭锧告诉记者,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辣椒加工转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希望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订单种植有保障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近年来,我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由合作社落实种植基地,合作公司统一采购农业生产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标准,规范化管理朝天椒育苗、种植、采收全过程,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朝天椒产业。同时,由合作公司提供回购保护价并承诺如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则参照当地市场价调整收购,让农户种无忧销不愁。
“我今年种了16亩朝天椒,每亩产量大约多斤,收购价是每斤3.8~3.9元,一亩地收入元,今年朝天椒的收入将近10万元。”双河镇朝天椒种植户王月平满脸笑容地说,“而且现在种植辣椒也很省心,耕地、扶垄、覆膜、收割都是机械化操作,明年我准备继续种。”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种植模式,让王月平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同时也鼓舞着附近村民的种植积极性。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不少的农户加入到朝天椒种植的行列中来,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订单式种植既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门路,也为带动传统农业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发展,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依托独特资源优势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份产业幸福一方群众。年,我市开始试种朝天椒,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再加上毗邻黄河灌溉的优越条件,非常适合朝天椒的种植。出产的朝天椒色泽艳丽、椒型匀称、辣度高。且辣椒属于短平快产业,成熟周期短,产量大。
“年我市开始大面积种植朝天椒,由于没有初加工厂,去年没能卖上好价格。”巴彦淖尔市龙头企业协会辣椒分会会长桂晓霞说,“今年机收、清选、色选、烘干的初加工产业链的完善,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力,而且辣椒也卖上了好价格,希望朝天椒产业在巴彦淖尔也能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红色产业’。”
“目前公司烘干的朝天椒基本都是外销,我们也希望能够与更多本地的火锅餐饮等企业合作共赢,为巴彦淖尔的辣椒产业带来更多发展可能。”王铭锧对记者说。
同样,作为本土火锅企业星月楼负责人的安海,也希望下一步能够与本地企业加强合作。“为了保障底料的味道,我们使用的辣椒都是从四川采买的,味道虽然好但是路程遥远。如果能在本地购买,就能达到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帮助本地农民增收的双赢目的。”安海说。
“‘小辣椒’蕴含‘大希望’。接下来,我们力争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用‘小辣椒’撬动‘大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王铭锧信心满满地说。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青艾彦/文